中國制造如何前行
——練內功補短板
近日,中美貿易戰步步升級,但是其中癥結在哪里?
7月10日,美國發布了一份針對中國出口美國的2000億美元商品加收關稅的計劃,并公布了涉及6000余種商品的清單,包括服裝、冰箱、電視零件等產品,關稅約為10%。雖然從數字上看,這份清單遠比上一份500億美元清單龐大,但從某種角度,它們殊途同歸。
在這份清單中,涉及電機、電氣、音像設備,鍋爐、機械器具,車輛及其零附件等產品的金額已經幾乎達到了清單的一半。而在之前的500億清單中,這些產品也占大頭。這些加收關稅的產品清單直指“中國制造2025”重點發展的十大重點領域。
“這次貿易戰以知識產權為引子,實際上是為了阻撓中國走向制造強國的步伐,發展高技術的制造業。”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院制造業研究室主任屈賢明在中國新聞社與國際金融論壇聯合舉辦的國是論壇:“十問中國經濟——2018年中經濟形勢分析會”上表示。
醉翁之意
知識產權也好,貿易逆差也罷,美國挑起貿易戰的真正癥結在于中國制造。
301調查報告指責中國強制美國公司技術轉讓,設置市場準入限制,存在內外資不平等待遇,對外投資并購。而更集中的是對“中國制造2025”的指責,和對《“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的特別關注。
“美國首先下手的正是《中國制造2025》重點要突破和發展的十大領域,特別是航空航天、汽車、化工和信息技術。”屈賢明指出:“其實,這次貿易戰以知識產權為引子,實際上是企圖阻撓中國走向制造強國,發展高技術制造業。”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
《中國制造2025》自實施之初,就引起了各國的高度關注。雖然世界各國都在關注,但應對的措施卻大相徑庭。
屈賢明舉例,“像德國、日本的企業就通過積極地和中國企業合作,適應中國制造業發展的需要?!碑斍?,智能制造在中國開展得比較火熱,很多企業都有強烈的需求。但中國現今推行智能制造所需要的關鍵元器件、關鍵制造裝備和軟件主要還是依賴進口。
在這樣的背景下,德國的西門子,日本的三菱電機等從事自動化的公司都積極參與中國的“機器換人”、智能制造,并從中擴大市場。屈賢明評價:“因為他們看到中國發展智能制造這條路是必須要走的,積極參與,擴大它的市場,這是一種主動適應。”
對于一些國家而言,《中國制造2025》是合作的機遇、擴大在中國市場的機遇,而對于美國政府而言,就成了發動貿易戰的借口。屈賢明指出:“美國政府就采取了另外一種手段,通過設置障礙,阻撓中國由大向強的轉變?!?/span>
補短板、揚長板
《中國制造2025》指出,爭取用十年時間,到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制造業整體素質大幅提高,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屈賢明表示,被制裁后,相當一部分不明真相的人士認為中國制造被打回原型。對此,應該理智地看待中國制造的成績與差距,既不應夜郎自大,也不應妄自菲薄,對中國制造應充滿信心。中國制造不僅規模世界領先,而且體系最為完整,有一些重要產業處于世界領先或先進水平。中國在世界處于領先的有三個產業——軌道交通裝備,電力裝備和通信設備;有三個產業處于世界先進水平,在世界排名第二、第三或第四,比如航天裝備、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也有一批產業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巨大,如集成電路及專用設備、操作系統與工業軟件、民用飛機和發動機、高性能醫療器械等。
《中國制造2025》將推動制造業的轉型升級,相當一部分如今的短板領域有機會迎頭趕上。
屈賢明判斷,到2025年,雖然如集成電路及專用設備、民用飛機和發動機這兩個產業,中國仍會與世界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其他產業經過8年的努力,有希望達到或者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面對差距,屈賢明指出:“任何一個國家,即使是制造強國,都不可能讓他所有的產業和產品都成為世界第一。所以在中國走向制造強國的過程中,我們會有一部分產業在世界做到領先,相當一部分再做到先進或接近先進,同時也會有一部分和國外存在差距,甚至是巨大差距,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否則還需要搞全球化嗎?”
面對中美貿易戰,屈賢明建議,中國制造業由大變強的戰略旗幟還是應該高高地舉起?!拔覈3謶鹇陨献孕?,做好長期準備,練好自身內功,補短板增長板。”
補短板是指掌握芯片、傳感器、控制系統、發動機等核心元器件和部件,掌握核心的制造裝備,解決容易被人“卡脖子”的薄弱環節;同時要揚長板,使我國的一批產業和關鍵產品在世界處于第一,增強在世界的話語權。對于軌道交通裝備、電力裝備和通信設備等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的優勢產業,也就是長板,我國也還要加快解決它的短板問題,如通訊設備的芯片、高鐵的軸承、電力裝備中的重型燃氣輪機。
“總的來說就是補短板,揚長板,補長板中的短板,不斷地促使我們制造業由大變強?!?/span>